有人問我, 荷蘭語有沒有像英文一樣的檢定考試, 不但可以測驗自己的程度, 還可以拿證書
(台灣人都好喜歡拿證書哦)
我想了一下, 其實荷蘭文也是有語言考試, 也是有證書. 但是一般人不會來考著玩 (因為貴又沒必要)
都是可憐的台灣媳婦/女婿為了移民簽證MVV 才不得不考試
到了荷蘭之後, 為了長期居留, 不被政府掃地出門, 才又不得不去上貴死人又沒效率的語言課,然後再考一次移民考 (inburgeringsexam)
根據維基百科全書:
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是歐洲議會在2001年11月通過的一套建議標準,為歐洲語言在評量架構和教學指引、考試、教材所提供的基準。其政治與教育上意義在於可用來評估語言學習者在所學語言的成就,同時也給予教育評估方針。
2001年設立的標準從入門到精通共分為6級:
- C2
能夠輕易理解任何吸收到的訊息,並且針對不同書面或口語來源做出大綱、重新架構不同的論點,提出的表達,自然而非常流暢,緊緊地抓住語言最唯妙唯肖的部分,更能在較為複雜的場合上辨別專業上細微的意涵
- C1
能理解包括要求、長篇文章、或意義含蓄的廣泛訊息,自然而流暢的表達,而沒有明顯的詞窮狀況發生,懂得彈性並有效率的運用語言在社交、學術、專業目的之上,對於複雜的主題能產生清晰且架構良好、細節性的文字,展現收放自如的組織形式、連結和精巧的策略。
- B2
能理解複雜文章段落的具體和抽象主旨,包括技巧地討論自己專門的領域,可自然而流暢地和該語言的母語使用者進行例行互動。可以針對廣泛的主題說出清晰、細節性的文字,並且可對於一個議題提出解釋與利弊分析或是各式各樣的想法。
- B1
能理解自己在工作、學習環境、休閒環境等等遇到熟悉的事物做出理解,能再該語言使用地區旅遊時對應各種可能的狀況,也可以對於自己感興趣或熟知的的事物提出簡單的相關資訊,另外還能夠描述經驗、事件、夢境、願望、和雄心大志,並能對自己的意見或計畫做出簡略的解釋。
- A2
能理解在最貼近自己的環境中經常被使用的表達方式或語句,例如非常基本的個人和家庭資料、購物、區域地理、和就業,能與人溝通簡單而例行性的工作,這類工作通常只需要簡單而直接的日常訊息,另外,這個等級的學習者,能夠用粗淺的詞語描述自身背景、以及最貼近自己的環境之中的事物。
- A1
能理解並運用每天熟悉、與自己喜好有關且具體的表達方式和非常基礎的語句,可以介紹或詢問、回答自己或他人有關個人的訊息,例如居住地、人際關係、所有物,對於他人緩慢而清晰的對談,只能以簡單的方式產生反應。
荷蘭語為第二外國語(又稱NT2)的檢定架構, 也是參照樓上的標準
C1/C2 | (這個好像就沒有檢定考試, 至少我沒聽說過有人考) |
B2 | 又稱為 NT2-programma II, 通過之後, 可以申請荷蘭高等教育學校, 像是大學或是技術學院 |
B1 | 又稱為 NT2-programma I , B1以上的考試又稱staatsexamen, |
A2 | Inburgeringsexam 通過之後, 正式有A2的程度, 然後你可以申請荷蘭國籍或是延長居留權 |
A1 | MVV考試的程度落在這裡, 其實, 更貼切的說法是介於 A0-A1 之間 |
零基礎 A0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