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德檢查哨A, 名字..忘了)



(檢查哨少不了要檢查護照,這裡是護照區,進東德或是其他蘇維埃統治地區的人,都要把護照放進有蓋子的輸送帶,再到海關)



(檢查哨底下的地道)



(被炸得零零落落的教堂, 柏林人不打算修復這個教堂,因為這是一個歷史紀綠,大教堂神奇地自2次世界大戰倖存)



(柏林圍牆, 1961-1989)



(現在只剩下2行石頭代表以前的圍牆)



(柏林圍牆的遺跡..)



(Checkpoint Charlie,檢查哨C, C for Charlie)

坐了8小時的車去柏林, 先前並不知道要去, 只知道老公安排了一個3天2夜的驚喜, 
對於只記得柏林圍牆的我來說, 這一趟旅行最令人興奮的地方就是親眼看到這片牆,
只可惜我對二次大戰已經忘得差不多了,而且導遊只講荷蘭文而不是英文...只能事後再翻書補回來
其他的地方,沒有印象


很難想像,當時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環境, 也很難想像原來這一堵牆是用來把人關在裡面, 而不是限制外面的人進來.
1945年戰爭結束, 德國被分成4個管制區, 當時的首都柏林也被分成4塊,
但是英美法管轄的區域(西德)很快的合併了,而且經濟也開始好轉,
但是由蘇維埃管轄的區域(東德),由於共產主義以及蘇聯在二次大戰時國力耗損,
一開始,150萬人逃往西德,其中包括許多年輕人及擁有專業技術的工人, 所以,蘇聯決定建造柏林圍牆

從書上看來的歷史, 畢竟比不過在現場體驗的真實
試想, 有一天台北市從台北火車站開始被分成東台北及西台北
住萬華的人想去信義區上班,每天都要帶著護照,排一個小時的隊過檢查哨
住內湖的人要到淡水老街去, 抱歉, 下輩子吧, 更別提坐高鐵到高雄這種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oeben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